第(2/3)页 衣悠然在广播,他回到演讲台旁边,听到衣悠然的声音,也像学生一样抬起头来观望,希望能从学生中走出他“日思夜想”的苏文。 然而苏文没有第一时间站出来! “这家伙不会是没有来吧?”海指有些急了。 旁边的海岛教授见海指焦急的神情,不由好笑说道:“我说海指,你有必要这么夸张吗?不就是要见一个学生吗,什么时候见不行。非要人家小衣帮你广播找人。我看你这阵势都把人家苏文给吓到了!” 海指横他一眼,说:“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今晚为谁而来?” 海岛无奈摊手:“服了你了!一个诗坛新人。就把你迷得神魂颠倒,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你是搞基的呢!海指。淡定啊,一定要淡定!” “淡你毛!”海指忍不住爆了粗口,“你明知道我是急性子,还叫我淡定?你明知道我今晚为谁而来,在没有见到正主之前,你让我淡定?” 海岛被噎住了,无奈苦笑:“我看你是疯了!” “我疯了?”海指倒是笑了,“就算是疯了,我也是为诗歌而疯!海岛,你别忘了,这么多年了,诗坛已经很久没有新生的支柱力量了。这个苏文就是最大的潜力股呀,我们一定要栽培好他!” 海指撇撇嘴:“就因为你给他的诗歌《寻李白》打了满分十分,你就认定他是你的接班人了?” 话说两人都参加过今年华夏中学生文学大赛评审工作,他们评审的就是诗歌卷,当时海指给苏文的《寻李白》打了十分,轰动整个工作组。如果不是海岛压了一下,说不定苏文诗歌卷都是满分一百了。 海岛总认为对于年轻人既要鼓励又要慎重,不说压制吧,至少要节制,多些敲打,不能让他们满足。否则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。 哪怕苏文诗歌才华再高,海岛也是秉承这样的原则来处事。 可是海指却不这样认为,他认为诗坛才子难得。一旦发现,就要大力栽培。因此在搜集了一些苏文的诗歌之后。加上诗坛第一人东莲上人称赞苏文是诗坛后起之秀,甚至诗情不下于他。 有了这评语,海指就像得了圣旨一样,在华夏诗歌学会上提出要把苏文吸收进入学会的提议。他利用会长的优势,说服了一大帮人,同意接纳苏文。最后让东广行省的作家协会帮忙让苏文做了申请书,让他成为诗歌学会的一员。 话说诗歌学会虽然是作家协会的一个分支,但不是谁都可以加入的。在诗坛来说,它是最权威的。 如果没有数量众多的优秀的诗歌作品,诗人没有形成一定的影响力,根本没有资格加入华夏诗歌学会。 苏文倒好,有了海指的支持,竟然在没有出过一本诗集的情况下就加入了诗歌学会——虽然他也发表过不少诗歌,质量上佳,口碑满分,但是毕竟没有诗集证明过自己。 这个举动让不少出过诗集却无法加入学会的人大为不满,在媒体上攻击诗歌学会处事不公。 海指的提议。海岛当时也是反对的,不过海指威望过大,被他说服了很多人支持他的提议。海岛也只能默认了。 好在苏文没有让海指失望,也没有辜负他的新人,回头就出了一本诗集《人生若只如初见》,里面诗歌的质量先不说,就说销量,一个多月大卖将近两百万册,总算做事了他大诗人的称号。 想到这里,海岛又有些理解海指今晚着急见到苏文的心情了——如今这个形势下,能卖一两百万册的诗集。实在太不容易了! 进入新世纪之后,特别是这十年以来。诗歌与散文的市场逐渐减小。到而今,一本新的诗集。能有几十万的销量就叫畅销了,能有两三百万那就叫超级畅销!这比起小说、戏剧作品动辄过千万的销量,差距实在是太大了。 诗歌这类作品的营销比其他体裁的作品要困难得多,需要运营方投入更多人力与物力进行宣传推广,这才能形成口碑,促使读者消费。特别是对于那些还没有名气的新人来说,没有名气的加持,他们的作品在市场上更是举步维艰。 一旦销量不好,投入了那么多人力物力的文化公司没有多少赚头,肯定就不愿意花大力气去出版诗歌作品,更不会花那么多精力去推广新人。这样一来,就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! 看看现在的诗歌市场吧,别说新人了,就连一些老牌的著名诗人,也都没有多少市场了。 别的不说,海岛本人是深有体会的,他现在出一本新的诗集,依仗他多年的名气,也不过是卖两三百万册而已。 强如海指,新诗集出版,能有五百万的销量,已经是读者很给面子了。这比起二十年前他们动辄销量过千万的成绩来说,几乎都不好意思拿出去对比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