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六十八章 美文-《重生之文化巨匠》
第(2/3)页
是的,排除了周式行文之后,苏文觉得马俊武还像一个人,那就是余秋雨!
同样华丽的文笔。同样深沉的语调——好吧,虽然其中一个是故作深沉——至少马俊武还是能模仿出几分余秋雨的味道来。
不需要完全相像,毕竟人家余秋雨走过的路比马俊武吃过的盐还多,加上余大师那个时代的历史与环境,会让他有更大的危机感。
从余秋雨的文章不难看出,他的人文关怀更多是出自他对于文化破灭的危机感。这里华夏帝国,是万万不会有这种忧虑的。
所以苏文不需要马俊武写出余秋雨那也的深沉文章,而是要学习他的行文方式与风格。
什么风格?
文化散文!
在余秋雨之前,写文化类的散文,大多是读书笔记。最强的也莫过于周作人式的钞书体了,更多是写出趣味来。而到了余秋雨手中,文化是情怀,是素材。更是散文的风格。他的散文总让人沉浸在文化的魅力之中。
文化散文,主要是要写出美感来。余秋雨的散文,总能让人领略出一种美来——先不说你同不同意他的观点,至少,文字是美的,思想也是美的。连笔下的事物,哪怕有缺陷,也让人觉得是美的。这也许与他是研究美学出身有关。
在马俊武身上,苏文发现了这点特质!对方要求他指点一条明路,他觉得让马俊武走上余氏之路,不失为一条好的选择。
只要马俊武能模仿出七分余氏散文的风格,那也不难成功了。
于是《阳关雪》就出炉了。
马俊武带着怀疑与学习的心态阅读这篇文章,瞬间就被开头第一句话震住了——
“中国古代,一为文人,便无足观。”
接下来更是让他莫名震撼的行文:
文官之显赫,在官而不在文,他们作为文人的一面,在官场也是无足观的。但是事情又很怪异,当峨冠博带早已零落成泥之后,一杆竹管笔偶尔涂划的诗文,竟能镌刻山河,雕镂人心,永不漫漶。
我曾有缘,在黄昏的江船上仰望过白帝城,顶着浓冽的秋霜登临过黄鹤楼,还在一个冬夜摸到了寒山寺。我的周围,人头济济,差不多绝大多数人的心头,都回荡着那几首不必引述的诗。人们来寻景,更来寻诗。
……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