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九十二章 文化散文-《重生之文化巨匠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这绝对不是负面的评语,而是肯定与赞赏。

    文化散文这玩意。装逼与矫情是万万不能缺少的,否则便少了一些让人感觉高端的东西。

    而且它写起来也有迹可循。那就是遣词造句要有一种回环往复的感觉,总之越是让人摸不着头脑就越好。虽是故弄玄虚,但让人读了又感觉有所触动,有所得。

    看了等于没看,但是没看又不行,这就是文化散文的精髓所在了。

    好吧。苏文这种想法太浅薄了点,他抛却别的心思,专心读马俊武的文章。

    不得不说,马俊武确实有这种文风,这一篇《庄子的困境》写起来真让他有看到了余老师的影子。

    通篇都围绕着庄子来写。但又发散到一些现实的事迹,两相对比,明面上是写庄子的困境,实质却折射出现代人的“困境”来。

    说是写庄子的困境,全篇却在说庄子的逍遥,用庄子追求逍遥来折射世人难以逍遥的困境,甚至于到了最后,反问庄子是否能在浊世之中求得那一份心灵的逍遥呢。

    “庄子苦寻逍遥境界,隐于他的江湖山水去了,泛钓江边;也许偶尔变成鲲鹏,遨游苍梧与北冥;或者化成蝴蝶,钻入世人的梦中;又偶尔变成一只曳尾龟,周游在污泥浊水之中,优哉游哉,浑浑噩噩,迷迷茫茫,不知所止……”

    以上是马俊武写的结尾,与开头一样装逼,一样矫情,一样玩弄文字!

    读毕,苏文良久才抬起头来,古怪地看着马俊武。

    马俊武给他看得有些忸怩,小心地问:“苏文,你觉得这文章怎么样?”

    “嗯!”苏文重重点了点头,“很好!”

    马俊武兴奋起来:“真的?”

    苏文继续点头:“已经有几分模样了,文字语言上无可挑剔。不过结构上你还可以调整一下,需要感慨的地方不要怕重复,多强调几次,让人有一种阳关三叠一唱三叹的韵味,那就更好了!”

    “行!”马俊武虚心接受指导,从苏文手中拿回稿子,“我再改改!”

    苏文拍他肩膀:“老马,努力吧,这是一条很光明的路子,我留意了一下,国内还没有多少这类型的文章,你写出来,前途无量啊!”

    马俊武更兴奋了,仿佛看到一条光明大道,看到了滚滚钞票,也看到了功成名就,更看到了无数妹子在向他招手……

    “老马,你多写几篇,我帮你找一家刊物投过去发表出来,如果效果好的好,也搞一搞专栏嘛。”苏文承诺说道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