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零三章 不虑长远只问今朝-《纯阳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不过这些都是明了,只是一转念,就一稽首:“弟子读得前朝大许时资料,心里不胜感慨。”

    这话似乎和道门没有关系,但二个真人却也倾听。

    只听王存业淡淡道来:“大许太祖建朝时,按照诏令,亲王、郡王、嗣王、国公、郡公、县公、县侯、县伯、县子、县男,以此而之。”

    “虽降等世袭,但亲王降至县公,郡王降至县侯,嗣王国公降至县伯,郡公县公降至县子,余降至县男便不再递降,以此爵传世。”

    “宗室禄诏,亲王禄一万石,郡王公主嗣王五千石,国公郡公二千石,县公县侯八百石,县伯县子四百石,县男三百石、无爵宗室也有二百石。”

    “许朝太祖时,全国纳粮一千七百万石,宗室不过四十八人,极其厚遇,不过支三十万石,可所谓九牛一毛。”

    “而抵达中期,宗室有一万七千人,岁给禄米超过七百五十万石,占朝廷收入的三成!”

    “至后期,载于玉牒,宗室十五万,负担之重,可想而知,此诚千古所未有,是许朝衰亡之重因。”

    “何也,重禄而不治事,岁岁增也,民不堪重负,纷纷弃地逃亡!”

    “这岂止于民,就算朝廷也不堪重负。”王存业说到这里,目光炯炯:“这是前朝衰退之重因,虽是世道,而理一无异,弟子惶恐,思之仅此!”

    虽没有一字说道门,但太上道主和成谨道人都不由变色,这所指的是什么,任何一点有智商的人都知道。

    太上道主的感悟更多些,道门三百年前初建,道君率先占领昆仑伐山破庙成就太乙,接着就是以大誓愿成就半步大罗而同期有八位道人成就太乙,虽只有五位归于道门,三位游离其外,但也可见得那时喷薄而出的大势。

    而以后道门应运而起,遍于天下,占天下赋税一成,又有真种和赤阳迎劫丹赐下,一时间道人数目膨胀,据不完整统计,天仙位业三十位,神仙位业四百零三位,这些人吞吐灵气,分薄气运,别看道门威震天下,实际上虽不至于入不敷出,但也几无余粮。

    只看这三百年来,无一人能成太乙,就知道其中道理,难道这三百年来,没有人能堪破天机领悟太乙?

    非也,就算是有一百个道君,在这时也只能限于天仙和神仙。

    何也,唯气运和位格所限。

    还是这话,中二才会相信“心悟”了就有天地大位。

    太上道主就问着:“若汝在前朝,可有良策?”

    王存业并无丝毫笑容,说着:“师祖,取之是天下之理,并无过错,唯取之者多寡,是善恶之别,天数之移的主因。”

    “师祖问我大政,弟子不胜惶恐,只是就算弟子在许朝,这宗室之法是大数,是国本,万无能改之理,只有尽力办好自己的事,略延些国祚,别无它法。”

    王存业的意思很明白,剥削是天地至理,朝廷、君王、道君、天**是,除非不建立任何体制,不然没有谁能超越这个法则。

    王存业不相信有什么真正意义上的大同世界,他只有一问:大同世界的政斧运转,要不要费用?

    要的话,费用怎么来,难道政斧本身能生产?

    天下奉一人可,这就是天帝,除天帝本身可垂拱而治,享天地大位和气运,别的神道都各有职司,以事生产,这就可以维持和发展。

    但要是奉百人千人万人为君的体制呢?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