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零三章 准备就绪-《三国之将星系统》
在这之后,刘和又去夷洲岛上巡视了一番,发现这夷洲岛现在被治理的极为繁盛,民众安居乐业,生活悠闲富足,岛上物产丰富,稻田林立,到处都是高大的椰子树,这幅美丽的海岛风光实在令人神往。
“陛下,经过这几年的发展,岛内的人口已经达到了五十万之多,原本接受我们大汉直接管辖的百姓只有不到两万人,更有许多土著蛮人为了保护他们所谓的土地而起兵反抗,被我军连拉带打,消除了反抗,如今他们学会了种植水稻,懂得使用江东犁,收获的粮食越来越多,他们还和内地交易,互通有无,许多人都富甲一方,更从内地聘请了许多名儒大儒,教授子弟读书上进,参加科考,现在人人都以身为汉人为荣,之前的固守早已被抛到九霄云外去了。”
在看到刘和对岛上的这一幕十分满意,频频点头之际,周瑜连忙上前解释,将夷洲这几年的发展情况尽皆向刘和解释了一番。
刘和对此十分满意,笑着说道:“夷洲是一座宝岛,这里面拥有许多宝贵的资源,日后开发的好,这里会成为一座繁华的海港,我们可以在这里和其他地区进行贸易,互通有无,而这里也是我等屯兵对付倭国的一座重要军事基地,我军能够在对倭作战中支撑这么多年,如果没有夷洲的物资支持,根本就是难以想象的,公瑾这么多年来开发夷洲岛,不遗余力,实在是大功一件。”
由于刘和出行并没有打着黄罗伞盖,当地民众根本就不知道刘和的身份,不过这些人却都认识周瑜,他们见刘和竟然和自家大都督站在一起,自然知道此人身份不凡,于是就有一位中年人大胆走上前来,热情的向着刘和介绍起这几年夷洲岛发生的变化,对大汉的农商政策表示衷心的拥戴。
“这位先生应该是从大汉内地来的吧?”那人在得到刘和的肯定之后,更是激动地说道:“看先生这身打扮,应该是从大城市来的吧?不知道你有没有去过长安?”
“哦,我的家就在长安,在那里有一座大宅子,我在大宅子里面娶了十几个妻妾,也雇了不少伙计,他们一个个都极为出色。”刘和对自己在长安的生活十分自得,哈哈笑着说道。
“长安......这可真是令人羡慕啊,真的很希望有一天能够踏上长安的土地,看一看天子脚下是何等的繁华?”那位中年人满脸的歆羡,十分动情地说道。
“呵呵,不用这等羡慕,等到战事结束,你就可以自由的往返长安了,在那里,你将见识到何谓真正的繁华之地,只要有钱,你也可以长期住在那里,像我这样,拥有一座大宅子里,娶上几房妻妾,过上舒服的日子。”
刘和对那中年人笑着安慰道。
那中年人闻言眼前发亮,可是随后又有些黯然,轻轻叹道:“不知道战事何时才能结束?现在我们就连出海都不敢,更何况是去长安了,那些该死的倭奴破坏我大汉的繁华富庶景象,实在该死,只可惜我空有一番热血,却要力气没力气,要谋略没谋略,否则的话一定去投军,帮助汉军将士打败那些该死的倭奴。”
却见刘和开口说道:“放心吧,现在百万异族联军除了倭国之外尽皆灰飞烟灭,即便倭国孤悬海外,却也只是垂死挣扎,我大汉百万大军以浩浩荡荡之势,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彻底打败倭奴,让他们永世不敢窥视我华夏。”
“嗯,我相信只要有周大都督这样的国之柱石,有我大汉忠勇的将士存在,我大汉一定可以取得最终的胜利,我这就回去捐款捐物,虽然不能上阵杀敌,却也要为抗倭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!”
那名中年汉子对周瑜行礼,又对刘和拱手,随后告辞准备离去。
却见刘和拦住他,淡淡笑着说道:“尔等财物来之不易,不用捐献军中,周大都督并不需要,以我大汉现在的物资财货,即便是再支撑个三五十年都不成问题,所以,尔等回去只需安心生产,同时劝谕乡民,只需信我大汉,便是对我大汉最大的帮助。”
那中年汉子看了看刘和,却是大声说道:“你说的这叫什么话?虽然我大汉确实物资不缺乏,可是我等作为商人,也是大汉的子民,怎能眼看着朝廷作战而无动于衷?没有国家的安定,哪来的我等如今农商反伤的局面?先生身为一代巨商,有胆量冒着战火往来穿梭内地与夷洲,难道竟然没有一丝一毫的为国效力之心?难道先生是因为不舍的那一点财物而至国家民族于不顾?之前我见周大都督对你客气,心中好不尊敬,现在看起来,是看错人了!周大都督,切莫相信这种只知道夸夸其谈的浮浪之人,正是这些人,破坏了我大汉的良好氛围,致令战争迁延至今却一直未能取胜。”
却见周瑜笑着说道:“老郭,这一次你可看错人了,这一位绝不是你口中所说的那种浮浪之人......”
“大都督请勿替这种人辩护,正所谓画虎画龙难画骨,知人知面不知心”,那名被称为老郭的乡民指着刘和,依然是一脸愤激的样子,大声说道。
只见周瑜哈哈笑着说道:“老郭,你之所以如此,主要是因为你不知道这位的身份,不妨实话告诉你,这位便是我大汉的天子,若说这天下最为忧心我大汉局势,为平定异族之乱所忧心者,非陛下莫属,陛下不让尔等捐款捐物,是一片爱护之意,却没想到竟然被你误解。”
“啊?这,这是真的?”那老郭顿时出了一头冷汗,对刘和慌忙拜倒在地,惶恐的说道:“乡野小民,没有见过天子圣颜,在这里胡说八道,大放厥词,还望陛下不要怪罪。”
刘和轻轻将那老郭扶起,笑着说道:“不比如此,朕还该感谢你呢,其实正是因为有了像你这样爱国之士,才是我大汉打败倭奴的最大倚仗,只不过捐款之事真的不必了,我已经做好了出战的一切准备,大战很快就要再起,倭人的溃败将指日可待!”
那老郭听了,顿时激动的说道:“好!既然陛下说了,小人自然相信,小人还有个不情之请,还请陛下恩准,小人有个不成器的外甥,这小子虽然才只有十五岁,然而一向佩服那些精忠报国的名将们,希望能够有机会报效国家,他的名字叫做陈璘,本是交州南海郡人,后来随着小人一起来到了夷洲经商,小人见他武艺不凡,小小年纪倒有见识,今日本来是求周大都督,今日恰好陛下在此,实在是那小子的一场机遇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