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42章 缅甸-《蝶与谍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西屏英属印度,北部和东北部与中国西藏和云南接壤。

    滇缅公路是中国重要的国际交通线,日军据此还可以威胁中国西南大后方。

    缅甸对于盟国中的中英双方来说都有重要战略意义。

    太平洋战争爆发后,日军在短时间内席卷东南亚,随即矛头直指缅甸。

    为了保卫缅甸,中英早在1941年初就酝酿成立军事同盟。

    中国积极准备并提出中国军队及早进入缅甸布防。

    太平洋战争爆发后,中英两国于1941年12月23日签署了《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》,中英军事同盟遂告成立。

    中英双方在防卫缅甸问题上原则一致,但由于英军轻视中国军队的力量,过于高估自己,又不愿外国军队深入自己的殖民地,一再拖延阻挠中国远征军入缅,预定入缅的中国远征军只好停留在中缅边境。

    然而,1942年1月4日,日军开始进攻缅甸,英缅军节节败退,日军迅速进逼仰光。

    这时,英方才吁请中国军队入缅援救。

    2月16日,中国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命令滞留于滇缅边境待命的第5、第6军依次入缅,紧急向缅南、缅东地区开进,在英缅军司令胡敦的统一指挥下对日作战。

    但是,由于已经失去作战先机,造成缅甸保卫战的失利。

    这主要由于英国极端坚持先欧后亚的既定战略,战局一旦不利,便对保卫缅甸完全失去兴趣,而是一再撤退,使中国远征军保卫缅甸的作战变成了掩护英军撤退的作战。

    中国远征军却仍然作出了让英美盟国盟军钦佩的战绩,并达到了一定的战略目的。

    从1942年3月中国远征军开始与日军作战,至8月初中英联军撤离缅甸,历时半年,转战1500余公里,浴血奋战,屡锉敌锋,使日军遭到太平洋战争以来少有的沉重打击,多次给英缅军有力的支援,取得了同古保卫战、斯瓦阻击战、仁安羌解围战、东枝收复战等胜利。

    在仁安羌援英作战中,中国远征军新编第38师师长孙立人凭借一团之力与数倍于己之敌连续英勇作战,以少胜多,解救出被围困数日濒临绝境的英缅军第1师,轰动英伦三岛。

    新编第200师师长戴安澜屡建奇功,掩护了英军的平安撤退,后在翻越野人山对敌作战中不幸受伤殉国。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