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53章 三件疑物-《玩宝大师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吴臣点点头,“我没说这就是真的。但是,这就是王自全当年得到的传国玉玺。你来看看年份!”

    刚才余耀一瞅是独山玉,还真没细看年份,于是便上手仔细审视起来,同时问道,“几位领导有什么看法?”

    吴臣应道,“我能看到秦汉!”

    杨锐在玉石方面很自负,不管是华夏主流玉种还是缅甸翡翠,还经常赌石;他摆摆手,“我和老吴看法不一,我觉得顶多到宋。”

    余耀又看了看杨四海,杨四海却道,“这个我不在行。我只知道独山玉开采历史悠久,远了不说,殷墟出土实物就有不少独山玉件,这是板上钉钉的事儿。”

    其实,在“传国玉玺是和氏璧雕成”的大说法之中,单就和氏璧的材质,也有很多争论,蓝田玉,独山玉,甚至和田玉的说法都有。

    独山玉的产地在南阳,南阳靠着发现和氏璧的“荆山”比较近,起码比蓝田、和田要近得多。

    不过,余耀之前和特调局已基本达成了共识,传国玉玺应该就是和氏璧雕成的,而玉种,既不是蓝田玉,也不是独山玉,应该是一种特殊独立的玉种。

    同时,如果和氏璧传国玉玺的材质,与他们之前发现的小玉人和小印章的材质相同,或者说小玉人和小印章就是制作传国玉玺的余料做的,那么,特调局已经做了检测,这是“天外来客”,也就是“陨玉”。

    当然,在最终确定传国玉玺的实物之前,还不能百分百断定传国玉玺就是小玉人和小印章的材质。

    “依我看,确实是宋代的,而且应该是北宋的。”余耀最终给出了自己的看法。

    杨锐微露得意,“单看这工艺风格,就应该到不了汉。”

    吴臣没立即应声,拿起杨四海的白皮特供烟借花献佛派了一圈,点了烟才道:“但是这包浆格外厚重,而且比宋代的工艺要显得更加端庄大气。”

    余耀应道,“包浆的确厚重,不过独山玉主要成分是‘蚀变辉长岩’,比软玉硬度高,包浆效果不一样的。这工艺风格,从整体来看,的确很是端庄大气,印钮的龙头和龙身造型,也是秦汉时期的风格;不过,这龙的姿态,有些雅致,而且隐隐透出一种灵动的风情,更像是宋代之物。”

    余耀说着,看了看吴臣,“我看这‘传国玉玺’,应该是宋人刻意模仿之作,所以不太容易辨识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