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八章 入城-《明末流民帅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徐氏,年龄:20岁,与户主关系:夫妻,子息1人,尚幼。家资正房一间、碾房一间、下等薄田一十九亩,驴一头。”

    “怎么没见到你婆姨?”

    “在乡里看家咧,虽然家贫,却也不放心,只带着孩子进城找他大爸。”

    “你这还算家贫?怎么也能评个富户吧。”那名公人边笑着边伸出胳膊递还过来。

    “小老爷说笑……”

    头生跟着的大人伸出双手接过自己的黄册,手里还握着一把铜钱,公人一只手放下黄色,顺势抓起铜钱。

    颠了颠手里铜钱的重量,数也不用数就知道没有差数,也不多说就让开了道路。

    守城门的兵丁看也不看,聚在一旁无聊的打着哈欠。

    头生低着头紧紧的跟着身前的大人,现在名义上自己的父亲。

    走入城门并没有发生意外,两人一大一小都暗自松了一口气,头生还抽空回头看了一眼城门口长长的队伍。

    这里面有多少人跟他们一样,用的假路引呢。

    城门口的告示公文贴了一张又一张,却也抵挡不住下面的人投机耍滑。

    不管多好的制度也要人来执行。流民们不愿意等死,想尽办法混入城里乞讨生活。

    每天赶出了一批,每天又混入一批。

    在这些衙役们的操作下,还有富余的百姓很快也一穷二白,沦落为城门外的麻木的人们。

    这是头生第二次进入县城,不同于上次的混乱,这一次是一个有秩序的县城。

    哪怕依然民生凋零。

    越往里面走建筑物就多了起来,两边的屋宇鳞次栉比,先是有几间茶坊、酒肆。因为没有什么生意,店小二或者掌柜亲自在外,对过往的行人吆喝揽客。

    人们低着头行色匆匆,大多一脸菜色,抬起头的脸上,紧皱的额头透出让人困苦的感觉。

    然后就是一面没有墙,也没有门大屋子,两三米高的木栅栏,里面一根旗帜,一面写着脚店,一面写着百千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