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、改弦易辙(中)-《天行健系列之人之道》
第(2/3)页
这样的应对杜休伦并非没想过,但他也深知于佩利的舰队虽然凭飞龙军击垮了五羊水军,但要压制全城还力有未逮。这样的高压万一未能取得预计的效果,反成引火烧身之势,就算于佩利提督最终动用飞龙军强行压制,可民心一失,再要收回来便难了。三圣皇的计划是得到一个富庶的五羊城,使之成为葵花王朝立足中原的桥头堡,而不是一个残破不堪、毫无用处的废城,所以他一直拿不定以高压压制的决心。只是虽然不能决定,他却仍是说出口来,想看看王趾青怎么说法。
杜休伦刚说完,王趾青一抚掌道:“杜大人明鉴!乱世用峻法,我中原古人有此明言,杜大人神目如电!”
杜休伦一怔。他本来觉得王趾青定然是会要求怀柔,再听听他说的怀柔之策是否可行,实是没想到王趾青竟会赞同强力压制。这般一来,他反倒不好接口了,说道:“王大人也这么想么?”
王趾青点了点头道:“峻法重典,乃是治乱之虎狼药。虽然不能轻用,但紧急之时,非此不可。杜大人,五羊城既蒙葵花王恩典,收为海外领,自应爱民如子,万不可姑息纵容,使宵小跳梁。”
杜休伦听王趾青说得甚是慷慨激昂,心想旁人若不知身份,只听这一席话,大概会以为这王趾青才是于佩利的通事。不过他也知道,每次征服一个地方,首要之事是尽快平息混乱,如此这地方才能步入正轨,正为为葵花王军提供源源不断补给的基地。五羊城是他们这一路征服的最为繁华的一个地方,特别是军队相当有战力,如果不是于佩利提督有那支飞龙军,胜负只怕还未可知。作为本地高官的王趾青,就算当初他摆了不少架子,但现在能如此配合,可见还是个识时务者。杜休伦也提起了兴趣,问道:“只是现在民心尚不曾完全平定,现在以重典,反一激发民变,又将如何?”
王趾青道:“过犹不及,所以依趾青之见,眼下应该双管齐下,恩威并重。对以口舌乱民心者,当治以重罪,同时又要为万民树标,以示葵花王之仁厚。”
杜休伦越听越是入耳。软硬兼施,恩威并重,这一手也是他这一路来惯用的。但先前征服的那些小国,有些还几近蛮荒,但看到于佩利提督的舰队到来,轰出一炮,但让他们震惊万分,如见天神。然后再加点怀柔手段,那些小国寡民无不心悦诚服,很好治理。可是五羊城因为繁华得较葵花王都有过之而无不及,五羊城民不是开一两发炮就能震慑得了的,所以于佩利提督也不得不出动了飞龙军。可飞龙军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动用的,对这座城池该如何恩威并重,杜休伦实在还没听。听得王趾青此言搔到了心头痒处,他道:“请教王大人有何良策?”
杜休伦这人虽然相当骄横,但也有个好处,就是从善若流,否则于佩利提督也不会将如此重责交给他了。相比刚才,此时他对王趾青已经相当客气。王趾青当然也觉察得到杜休伦态度的变化,从怀里摸出一个卷轴道:“杜大人,趾青已写成一文阐明此事,请杜大人过目。”
杜休伦见他拿出卷轴来,心中却不禁有些叫苦。他虽是通事,但只是口语流利,写字却相当一般。若是这文书写得很是潦草,只怕他会看不懂。但接过来拉开一截,只见这文书写得一个个字端端正正,极是好认。而粗粗看下去,行文也十分浅白,完全看得懂。
这文书也不长,分门别类,写了八款条文。这八款都是非常实际的内容,其中第三款就是讲对居信廉的处置。王趾青说,五羊城民因为向来尊重忠孝之人,因此居信廉可以大力表彰其忠。这样一来可以平息此事给城民带来的震动,二来也能乘机确立葵花王的合法性,因为如此一来,持异议者若要反对葵花王,就得连居信廉也一并反对了。另外几条诸如安抚十三行、为执政府原人员加薪之类,基本上都是避重就轻的好法子,杜休伦看了一遍,又回过头去看了一遍,叹道:“王大人,你这八款条文,真是及时之雨啊。”
王趾青道:“趾青不敢,还请杜大人斟酌。总之若有何用得到趾青处,趾青万死不辞。”
现在杜休伦已是对王趾青刮目相看,说道:“王大人,请你在外间稍候,待我将这八款细读一遍,然后再来请教。”
从杜休伦口中说出“请教”二字,算得上极为难得了。王趾青面不改色,深施一礼道:“趾青不敢。杜大人有何用得着趾青处,趾青肝脑涂地,在所不辞。”
他一张脸正经得跟刷过一层浆糊也似,心中却暗暗地舒了口气。
杜休伦为治理五羊城而苦,这一点王趾青自是看得清楚。与在五羊城任职半辈子的王趾青相比,初来乍到的杜休伦虽然有威力无比的于佩利舰队做后台,但想平息五羊城,实是一件难事。不过,也正因为看出了这一点,王趾青发现了自己千载难逢的机会。
虽然已经是五部司中排第一位的礼部司司长,但也仅仅是五部司司长之一而已。想要爬到大统制的地位,王趾青在二十多年前就知道绝无可能了。只要北方还压着这个大齐帝国,五羊城大统制位置上的,就只能是陈虚心这样不通世务的傀儡,绝不会是生就了一颗玲珑心的自己。只不过这个铁律,今天却要打破了。因此在居信廉看来是奇耻大辱的受降仪,在王趾青看来却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。他也知道杜休伦第一次来下书时,自己愤于书中的不逊之辞,对他颇不礼遇,这已是走错了第一步棋。也正因为第一步棋错了,接下来的步数就必须步步对,绝不能再有差错。他开始并没有出手,一直要等到居信廉之事激起的民议越来越汹涌,算定杜休伦焦头烂额之际出手。这八条,是他宦海沉浮多年才得来的经验,有的放矢,必能立竿见影。只消杜休伦不是陈虚心那样不通世务,就定能看得出其中的价值。
第(2/3)页